上堂课总结:开始了本经正宗分的学习。正宗分分五个部分来讲:一、明法藏因地成就净土之愿行;二、明成就极乐胜果现今安住之状况;三、释尊诲喻人天励力修善永离恶苦;四、佛光加被令刹土互现之情形;五、殷勤教诫生彼胜土之方便
第一个部分是“明法藏因地成就净土之愿行”,又分六个内容:一、往昔生世情形;二、礼赞世自在王佛申明本愿祈请开示;三、彼佛为说殊胜法要;四、持受彼法后结成四十八胜愿;五、其后专志庄严妙土以行满愿;六、愿满成佛现今安住西方。
正在学六个内容的第四“持受彼法后结成四十八胜愿。”说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来的加持下,看到二百一十亿佛刹之后,激发大愿,准备在世自在王如来面前结成四十八胜愿。
此部分又分成七个内容:一、结成大愿于一刹中尽摄百亿佛刹胜妙庄严;二、彼佛随喜劝令宣说;三、具说四十八胜愿之相;四、彼愿不满誓不成佛之愿;五、誓欲如实成办其义之愿;六、说谛实语观察大愿是否成就;七、由此略说具足修满如是大愿。
已经学到第三:具说四十八胜愿之相。大愿的总纲为:我发誓要证到跟佛一样的无上正觉,我所住的佛刹要具足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这个总纲要贯彻到后面每一个大愿之中。
已经开始开始学习科判“丙六”的内容,释迦佛对阿难说法藏比丘“愿满成佛现今安住西方”,并解释其成佛的时间及佛刹的方位和名字。
上堂课学习了阿弥陀佛法身其实无处不在,“极乐”只是其佛果之力的显现。还学习了极乐世界的“极乐”的涵义,为何会“指方立相”,并开始诠释“四土”的义。
这堂课内容:继续学习科判“丙六”后面的内容。
其次要知道,在极乐同居一土当中,也通于常寂光等上三土。《弥陀疏钞》里讲到:随着众生根机的不同,所见也就各不相同。有的在同居土见到常寂光土,有的在同居土见实报土,有的在同居土中见方便土,有的则在同居土中只见本土。《像法决疑经》[《佛说像法决疑经》:“善男子,今日座中无央数众各见不同……或见此处沙罗林地悉是土沙草木石壁,或见此处金银七宝清净庄严,或见此处乃是三世诸佛所行之处,或见此处即是不可思议诸佛境界真实法体。”]中讲到:今天在这个会场里的无量大众,有的见到此地是山林、泥土、砂砾等景象,有的见到七宝充满,有的则见到诸佛行处,还有些见的是不思议诸佛境界,这都是随着各人的根机而有不同的所见。就好比同样是五台山,有的人见到的是土石的山,而有的人见到的却是菩萨道场。同样,你生到同居土的时候,如果能直下现见本性,你就可以见寂光土,或者能证入实报土;如果能断烦恼,也会在当处入于方便土;或者你只见同居土。所以,同在一个凡圣同居土里面,所见也会有所不同。即使是现在同在这个地球上念佛的人,也是随各人不同的情况而有不同证境的显现。有的只是听到这句佛号六个字的声音,有的在念佛中就已经现前极乐世界,已经见了阿弥陀佛。而且在这当中有的是显现化土,有的是现前报土等等。在《往生传》里讲到弟子问慈云忏主:“师父往生什么土?”他回答说:“生寂光净土。”所以说,这是不离当处,随着自己的证境不同,所见的土也不一样。而且在一个同居土里面,也有见四土的四种情况,这都是随各人的根机而现的。
极乐世界的微妙首在凡圣同居土
《弥陀要解》里也说:现在经中说到的极乐世界,正是指同居净土,同时这个同居净土里也具足上三净土[《阿弥陀经要解》:“今正指同居净土,亦即横具上三净土也。”]。蕅益大师说的,就是按照信、愿、行三资粮,以弥陀名号不可思议的缘故,就能使凡夫所感的同居土最极清净。这在十方世界中再没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同居土了,这是极乐世界的同居土独特的功德!以弥陀愿海、六字洪名等的万德庄严,全摄在一句佛号中。以这一句最极清净、不可思议的弥陀名号为真因,自然感得不可思议、最极清净的极乐国土。这极乐同居土超胜十方,所以我们常常说极乐世界不可思议,它的微妙之处首先就是在凡圣同居土上。
总的来说,阿弥陀佛要建立第一佛国;极乐世界超胜十方,摄尽无数亿刹土的精妙于一刹土;凡夫能够带业往生,横超生死;一往生入于同居土,受用就等同于圣者等等,这一切都是指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超情离见,不可思议。
正报佛的三身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讲完了四土,也就是依报的情形。下面讲“佛名无量寿”,也就是正报阿弥陀佛。那么正报佛身如何呢?佛有三身:一、法性身:简称法身,居于常寂光土。二、报身:居于实报庄严土。三、应化身:显现在方便有余土和凡圣同居土当中。
那么,佛三身的关系如何呢?实际上佛的三身非一非三,也同时即一即三。你不能说他是独一,因为独一就不可分,然而他既可以就本性说是法身,又可以就显现说是报身,也可以就无量化现说是化身,这就不是独一。但是也不是三,所谓的“三”,必须是三个别别无关的法,但是哪里有脱开法性的一个报身或化身呢?或者说:离开了报身,有一个不具显现的法性吗?有脱离了智慧光明的化现吗?这都不可能。或者说,有没有不具种种化现的法报呢?这也不可能。因为法报二身应着众生的缘就起无边的化用,不可能不起无边的化用。但在名言里,既可以假立为三,也可以假立为一。就不同的三分,可以说是“三”;而按照三者不二,又可以说是一。因为本来不二,故不能分成独立的三块。不然,阿弥陀佛就分成三份了,但这根本不可能。所以说三身不可思议。
所谓化身又有两种:(一)示生化身:就是示现八相成道的佛身,这也是指三千大千世界共同的教主。而这样的化身佛在一个时期当中只会出现一尊,不可能出现两尊。比如在娑婆世界,这段时间是第四尊——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期,一直到第五尊——弥勒佛出世之前,不可能有第二位共同的教主出现。(二)应现化身:这是指应着众生的根机,而现出的殊胜或者普通的应化身。这上面有很多胜劣的差别。也就是随着众生的各种因缘,而现出同类的身与之相应。有些现旁生身,也就是他化现成旁生的形态,比如文殊菩萨有时在人间现为畜牲身;有些化为饿鬼身,比如观音菩萨现为面然大士,作为鬼王来引导鬼众;有的也现成人间的猎人、妓女;或者现为身边的普通人;或者现成一位法师、一位居士、一位祖师等等,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示现。
在化身里面,又有两种:1、佛界化身:就是指示现佛界的身;2、随类化身:指随顺地狱到菩萨之间九法界有情而显现的化身。
那么,经上所说的无量寿佛是哪种身呢?
按照《弥陀要解》来说,是指凡圣同居土中示现的化身,但同时化身就是报身和法身。《圆中钞》里也说:“三身不二。”有的人直接见到了报身佛,或者直下见法身如来等等。这就很精妙!所以我们常常说到,当你在同居土里见到菩提树的时候,可以从这里一直深入到无尽的华藏世界。同样一棵树,随着修证的深入,也会现得越来越微妙。
可以这样讲,如果你处在同居土,而且只能见到同居土本身,那么说法的佛,就是示现的化身佛;如果你处在同居土,能直下见到实报庄严土,那么在你面前现的就是报身佛;如果你在同居土,能见到常寂光土,那你就是真正见到了法身佛。打比方来说,佛的三身就像摩尼宝珠一样。一颗摩尼珠有珠体、珠光、珠影三法,而且这三者不可分离。我们可以这样观察:有没有脱离珠体的珠光和珠影呢?根本没有。有没有不存在珠光的珠体和珠影呢?这也不成立。有没有具足珠体、珠光,但是不现珠影的宝珠呢?这也绝对不可能。所以这三者是永远不相舍离的。这就是它的奇妙之处。同样,本心的体、相、用也是如此。没有离开本体的相和用,也没有不具相和用的体,也不会有脱开体和相,单独存在的用。法、报、化三身就是这样不一不异。所以,正现的化身佛不会离开法身和报身单独存在。
不仅三身无别,而且在佛现的一个同居土里,也同时具足上三土。也就是不必离开本处,就能现前方便土、实报土和寂光土。这四土的关系并不是像四层楼那样,从下到上层层叠在一起,也不是横着排出来的东、南、西、北四处。而随着你当下境界的不同,就会现前不同的土。所以说“不离当处,可以现前四土”。这也就表明了上三土不离同居土。因此说,往生极乐世界的同居土,功德极其殊胜、不可思议。这是由于一心之中本具四土,又能得到佛愿力的加被,所以就有这样不可思议、圆融无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