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的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功利阶段。“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灭诸重罪”,以菩提心去供一杯水,相当于供养恒河沙那么多的珠宝,心里想着不捞白不捞啊!这是功利思想,开始是这样,那也没什么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在闻思、利他的时候感觉很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玫瑰还没赠出去,心里面已经香了,这也是对的。这时候所发的菩提心有利己的意愿,主要的心力还是集中在余香上。赠人玫瑰是假,要有余香才是真,这还是在自利。菩提心真的要无私利他,但这个阶段还是属于自利。
第三个阶段开始有痛苦,但我们要克服痛苦。利他的时候自己的利益会受到伤害,大部分人的修行在这里就不愿意了,所以更愿意去修单空,为什么呢?因为修菩提心会伤到自我,自我会感到受伤而不爽。这时候自我的獠牙开始露出来,而单空夺这样、夺那样,是有作用,但不一定会伤到自我,特别在我们这种程度,有时候甚至会对自我形成保护。
这些话是对修行人讲的,不修行的人一边去!就算伤到自我,你也要硬扛——“他/她是我妈,他/她是假的”,通过各种各样的想法,或者提起单空的觉受,反哺在利益他人时产生的痛苦,这是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会很长,非常长,主要的修行其实在这个阶段,然后慢慢走到下一个阶段。
第四个阶段是“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在利益众生感受到痛苦的时候,生起另外一种喜悦,自己愿意承担这种痛苦。哪怕自己的身上很痛,但自己心里不苦。或者自己突然感受到苦,用菩提心的修行和意念,回过头来淡化它,从而变成心的喜悦。这时候就真的实现“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灭诸重罪”,到了这个阶段,基本上开始成为真的菩萨。不管你证悟与否,这时候基本上快成为菩萨了。
第五个阶段是单空和空性开始实现。实现了以后,利益什么众生啊?没有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而实无灭度之,本来就该如此。
我们经常举例,风一定要吹拂,水一定要沁润,本该如此,这就是胜义菩提心。我们要去修这个,单空稍微有点感受的人,别太自以为得意,没有菩提心你真的玩不转的!
还有,你如果没有足够的功德,自我没有消除到一定的程度,你很难进入深定,禅定也很难修上去。禅定修不上去,稍微一个病痛你就完蛋。你平常自以为很好的修行——“哎呀,我要提起单空的念头”,去你的!什么都不起作用!
所以,大家一定去发菩提心。虽然我也说过的确需要修单空,但如果不发菩提心,很当真这么去做,老是夺夺夺,做一些概念性的东西,真实的效果如何,就很难说了。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