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课总结:开始了事业品的学习。事业品科判分二:一、显示任运相续不间断;二、以比喻了知。
己一、显示任运相续不间断分二:一、略说;二、广说。我们学习了佛陀事业任运且相续不间断的法义。略说已经学完,广说开始学习:
己二、以比喻了知分四:一、总标以比喻分类;二、对应意义别别宣说;三、宣说必要并摄该处之义;四、又复归摄而说差别。
上堂课学完了“一、总标以比喻分类;”,将佛陀的事业用九个事物来比喻,内容为:帝释喻、妙鼓喻、云喻、梵天喻、日轮喻、摩尼宝王喻、谷响喻、虚空喻、大地喻。
已经开始学习“二、对应意义别别宣说”。即将分九个比喻分别宣说:一、应以帝释喻说显示种种神变之理;二、应以妙法鼓喻了知宣说教诫之理;三、应以云喻了知智悲周遍之理;四、应以梵天喻了知种种幻化相之理;五、应以日轮喻了知智慧照射之理;六、应以如意宝喻了知意之秘密;七、应以谷响喻了知语之秘密;八、应以虚空喻了知身之秘密;九、应以大地喻了知遍入之理。
上堂课我们开始学习科判庚三的内容,讲解九个比喻宣说的必要。科判为:宣说必要并归摄该处之义分二:一、宣说必要并以喻义分类;二、别说以比喻表示之理。辛一、宣说必要并以喻义分类分四:一、成就必要与必要之必要之理:二、摄彼等喻义而说;三、所立等三义之对应;四、该处无勤作之理。
上堂课学习“成就必要与必要之必要之理”,说九个比喻是因为凡夫无法了知佛陀无勤度众的智慧,故有说比喻的必要,而让凡夫理解这些比喻,是为了凡夫能够证入佛智的必要。
这堂课内容:学习本论第四品“事业品”中后面的内容。
壬二、摄彼等喻义而说:
为示无勤事业义,已曾广说琉璃地,
帝释影像等九喻,摄彼要义当了知,
示现言说与周遍,幻化智慧放光芒,
身口意之三秘密,获得大悲自性者。
为了表示无勤作而利他的事业,上面已经广说了琉璃地等所现的帝释影相等九种比喻,其要义归摄为“示现言说与周遍,幻化智慧放光芒,身口意之三秘密,获得大悲自性者。”
以下依次说明。
“示现”指以帝释影像喻宣说佛陀相应所化众生的根机、缘份示现各种身的幻化。
“言说”指以天鼓妙音喻宣说随顺机缘的佛语教诫非常殊胜、无勤作分别自然成就的功德。
“周遍”指以云喻宣说佛陀意的智悲周遍一切。
“幻化”指以梵天喻宣说佛陀身语无量事业幻化相,即于无勤无念无自性中任运显现稀有的幻化相利益众生。
佛于法身境界不动摇的同时,显现无量幻化身相,幻化无量的谛实善说,一切都是成办利益众生的事业,即使是行走、站立、微笑,或说话或默然,或吃饭穿衣等等,也完全是充满加持的法界谛实语,能令无量众生得到无边利益。虽然众生根机千差万别,但佛之谛实语周遍法界,可于一刹那间同时让所有有缘众生听到其善说义,因此用梵天相似比喻宣说佛陀的身语无量事业幻化相。
“智慧放光芒”指以日轮喻宣说依靠智慧放射深广妙法的光芒。
佛以不可思议智慧来观照一切众生根机,相应宣说了种种了义不了义的法,直接间接令其趋入佛陀不可思议的境界。凡是佛陀宣说的法都没有任何差别,都是佛的智慧光芒的投射幻现。
“身口意之三秘密”指以摩尼宝喻宣说没有分别念是一切所欲的意秘密;以谷响喻宣说虽然没有文字而善巧宣说的语秘密;以虚空喻宣说虽然没有色法而所化能现的身秘密。
“获得大悲自性者”是指以大地喻宣说一切功德成就的所依是转依大悲的自性。
壬三、所立等三义之对应:(“三义”指所立、能立及比喻。)
一切勤作相续灭,无有分别之智慧,
犹如离垢琉璃上,映现帝释影像等,
寂灭勤作是所立,无分别智是能立,
为能成立自性义,喻为帝释影像等。
第一颂是讲:诸佛如来寂灭一切勤作戏论相续,任运入于利他事业。因为无分别具光芒的究竟智慧已经彻底现前的缘故,犹如离垢琉璃地上映现帝释影像般等。
第二颂是讲:以三义对应说明:“显示身的显现等九种义”是宗法,“寂灭一切勤作”是所立,“无分别智慧”是能立。为了能够成立无勤作而成就所化利益的自性理,就以帝释影像等九种比喻作了宣说。以下分别以三相理论列举说明。
一、“显示身的境现”为宗法,“寂灭一切勤作”为所立,“无分别智慧彻底现前”为能立,“犹如帝释影相般”为比喻。
二、“宣说语的教诫”为宗法;“寂灭一切勤作”为所立,“因为无分别智慧彻底现前故”为能立,“如天鼓妙音”为比喻;
三、“佛陀的意的智慧周遍一切”为宗法,“寂灭一切勤作”为所立,“无分别智慧彻底现前故”为能立,“如同云聚”为比喻,其余六种依次类推。
九种比喻是从显现、教诫、周遍等各方面说明佛陀身语意寂灭一切勤作,是由法身无分别智慧彻底现前的缘故,每种功德都有比喻相似说明。
壬四、该处无勤作之理:
此处所表此义者,已说示现等九种,
导师远离生与死,无有勤作任运转。
此处九种比喻表示的是,上面所说的佛陀身示现变化、语言宣说教诫等九种意义。善巧圆满地显示了导师佛陀彻底远离了生生灭灭的有为法,以无分别勤作加行的方式任运转入利他事业,令行人遣除疑惑,增上信心等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