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课继续学习弥陀愿海所成就的净土依报和正报的功德庄严。
释迦佛总结结论净土依报庄严的根本原因:“佛语阿难:行业果报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诸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之地,故能尔耳。”
这堂课内容:继续学习科判“丙六”后面的内容,讲解阿难回答发问的原因和弥陀愿海所成就的净土依报和正报的功德庄严。开始学习正报庄严的内容。
阿难白佛:我不疑此法,但为将来众生,欲除其疑惑,故问斯义。
阿难对佛说:我自己没有怀疑,只是为了遣除未来众生的疑惑,才提出这个问题。
要知道,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目光狭小、执著深重,所以会以这个世界的现象和规律去揣测诸佛的境界,甚至对佛语产生怀疑。当听到极乐世界的种种状况完全不同于此界的现相时,就会认为这是一种神话,或者是一种臆造。阿难尊者是大权示现的菩萨,他自己虽然明白这些道理,但是为了遣除众生的疑惑,所以对佛发问。世尊非常善巧,当时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反问阿难:这个世界中的夜摩天等上层诸天,他们也没有依靠须弥山,是依何而安住的呢?阿难回答得非常好,他没有就现相来说——住于虚空之中,而是直接讲出关键之处——“行业果报,不可思议”。
之后世尊开显深意:无论是轮回中的地狱乃至天界,还是超出三界的清净佛土,这一切器世界的现相全部由业形成。由于业上面有善、恶,有漏、无漏等差别,所以会感得清净、不清净等各种不同的果相。那么,极乐世界由哪种业感得呢?一方面是阿弥陀佛因地大愿善业圆满,使得果地成就不可思议的法王住持之力;另一方面,众生信受这样不可思议的法,运用弥陀果海的妙力,从而引生出自身的功德善力。由这两种不可思议之力,使得极乐国土的种种依正庄严任运流现,成就了极乐国土的全体不可思议。这就是“依何而住”的真实涵义。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生起真实的信愿行,摄取佛果地的功德,引入自心起用,来成就自身的“功德善力”,从而实现往生,受用阿弥陀佛的“行业之地”。
今天开始讲极乐国土的正报庄严。首先是主尊阿弥陀佛: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转倍,乃至照一佛刹。
佛告诉阿难:无量寿佛的威神光明最为殊胜,是最尊贵、最第一的,一切诸佛的光明都无法相比。为什么呢?阿弥陀佛的光明可以照到百佛的世界、千佛的世界。总的来说,乃至能够照到东方恒河沙数的诸佛世界。同样,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空间也是如此。而其他诸佛色身的光明,有的可以照七尺,有的可以照一由旬,乃至二、三、四、五由旬,这样辗转增多,乃至有些可以照一个佛刹或者多个佛刹。但是,在一切诸佛当中,唯有阿弥陀佛的光明能够遍照十方无数佛刹,因此阿弥陀佛被称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有人会问:既然佛佛道同,为什么诸佛在光明方面还存在差别呢?
这叫做常同常别。虽然诸佛的证量没有高下之别,然而由于往昔因地时所发的誓愿不同,果位成就的光明就会有不同的显现。这就是缘起上的差别。在本经的其他译本中讲到,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发愿:“设我得佛,光明若有限量,不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普胜诸佛光明……不取正觉。”意思就是,阿弥陀佛发愿将来成佛时的光明遍照十方无数佛刹,超胜诸佛,成就光中极尊。那么这是不是为了显耀自己,才发愿成为第一呢?要知道,如果在我执心的摄持下生起这种想法,那就是争强好胜的心理,这样顶多成为阿修罗王。然而法藏菩萨当时并不是为了“我”,为了凸显自己,发愿超过诸佛等,而是为了最广大地利益众生。也就是摄持十方无数世界里的众生,生入极乐国土,因此发愿成就无量的光明。
善导大师说:阿弥陀佛誓愿深重,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这一段就是大愿的成就文。以愿不虚设的缘故,到弥陀成佛之时,便会任运显现遍照十方的光明。《观经》中也讲到:“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般舟赞》里也说:“一一光明照十方,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阿弥陀佛的光明专照有缘人,只要真心念佛,决定被佛光摄受。想想看,阿弥陀佛的大愿是摄受十方世界海的无量众生往生极乐国土。发愿是如此的广大,没有限量;而且摄受的范围是下至地狱上至圣者之间的一切有情;并且光明照到幽冥之处的时候,三恶趣的众生蒙受佛光的照触,当下就能解脱,生到极乐国土。像这样,阿弥陀佛的一乘悲愿,是要普度一切众生成佛。那么通过什么才能实现这些大愿呢?那就是光明和名号这两种方便。其中光明遍照十方就是要摄受十方众生。虽然一般人很难见到佛光,但在冥冥之中,光明已经发生了摄化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要认为只有听到了说法的声音才能被摄受。其实,当你诚心念佛的时候,佛光当下就在你的心里起作用,这时候就是在摄受你。所以你的心就会发生转变,就会被阿弥陀佛的大愿强有力地摄持住。阿弥陀佛的愿海以无量光寿为体,它的作用就是摄受十方一切众生往生净土,同成佛道。而光明就是完成这些的方便。所以,玄奘大师翻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舍利子!何缘彼佛名无量光?舍利子!由彼如来恒放无量无边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无有障碍;由是缘故,彼土如来名无量光。”]里也讲到,阿弥陀佛恒放无量无边的光明,在时间上相续不断;从空间上,能够普遍照临十方世界海。
总而言之,法藏菩萨为了摄受一切众生,发愿成就光明无量。到成佛的时候,大愿圆满实现,他的光明最为尊胜,其余诸佛的光明都无法相比。从这个意义上说,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